晴天所拍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位於太平洋中西部的欽查群島,是秘魯著名的「鳥島」。群島與由北欽查島、中欽查島、南欽查島3小島組成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經過秘魯唯一的半島,沙石的紅色在陽光下跳動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迎著坡面,就是鳥島地畫,導遊介紹,地畫高180米,寬50多米,是一個燭台的形狀,
發現於1926年,象納斯卡地畫一樣,沒人能解釋它的來歷,又給這個國家增添了幾分神秘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約半個小時,鳥島開始一一呈現在你面前。由於地震、火山運動和侵蝕,
島的下部多處中空,石洞、石隙錯錯落落,很有些韻味。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在一座島上,鷺鷥站了半個島,遠遠望去,整個地面都是黑色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島上還有壘起的矮牆,像縮微長城一樣樹立著,據說是中國人挖鳥糞時為防止落海砌成的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島上的鳥據說有百萬隻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山石的本色是赭紅色,但日積月累的鳥糞把表面塗成了灰白色 鳥糞自然風化成為堅硬的鳥糞石,當年華工就是開採這些鳥糞石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儘管隱約有寫意的意境,但鳥糞的氨氣味熏得人不想再靠前半步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最多的是鷺鷥、皮克羅鳥、海鷗和鵜鶘,密密匝匝、層層疊疊佈滿全島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近看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這是陰天的時候拍得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無數的海鳥輪番起飛,有時竟能隱天蔽日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這些海鳥,是以海裡的小魚為食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船上的人爬上繩梯,上了鳥島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繩梯是上島的唯一交通工具,爬上了斷橋後,與我們揮手告別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在那高高的山崖下,無數的海豹、海獅正在曬太陽哪,那震天的鳴叫聲就是他們發出來的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再往海裡一看,成群的海豹在巡遊,在嬉戲。看,他們游得多歡哪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岸上,有人用鵜鶘當寵物,靠喂食照相掙錢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來張特寫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這鵜鶘身形很是威猛,誰如果逗它不給東西,也不知道是撒嬌還是撒潑,長嘴一輪,不管不顧的就要叨你,嚇得美女花容失色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喜歡與美女合影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不過對主人甚是乖覺,任由抱上抱下,一聲不吭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正是中午,找了一家生意最好的餐館,剛坐定,就有藝人來獻唱,
秘魯原生態的東西,音樂率真而富有節奏,輕鬆的旋律同這海風海景到還契合。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鳥島就是魚多,來一條比目魚,拷的又鮮又嫩,要杯啤酒,伴著音樂體會一下秘魯式的愜意。
欣賞完了鳥島,再說上一段沉重的話題:這座安靜祥和的鳥島上曾留下了許多契約華工的血與淚,這是一段被人遺忘的華工血淚史。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19世紀末期,黑奴貿易被廢除,西方殖民者逐漸發現「黃奴」吃苦耐勞,便從中國非法掠奪華工到美洲做苦力。就這樣,從道光26年(1846年)開始至光緒 元年(1874年),10萬餘以廣東為主的閩粵沿海破產農民(也有不少被綁架的)懷揣著能在異國土地上獲得幸福、變得富有的夢想,以一紙契約賣身來到秘 魯。這些人大部分留在了莊園裡當「黃奴」,約有十分之一的人被賣到鳥島上挖鳥糞。鳥島地處赤道附近,天氣酷熱潮濕,每人每天定額要挖四到五噸鳥糞。苦力們勞動時間之長,定額之高,強度之大,要求之苛,待遇之低,都到了極限。每天夜裡幾乎都有兩三個人自縊而死。還有許多人在島上高處投海。大凡投海都是約定數十人或上百人同去。因累死、病死、被打死再加上不堪忍受非人生活自殺而死不計其數……致使欽察島中國苦力的死亡率極高,其中,清咸豐十年(1860年)運往欽察島挖鳥糞的4000名華工,最後幾乎全慘死在那裡。
關於鳥糞場的勞動,—位秘魯人寫道:「連希伯來人構想出來的地獄,也難以和鳥糞場將鳥糞裝船時那種難以忍耐的酷熱、可怕的腐臭,以及被迫在這裡勞動的中國勞工所遭到的懲罰相比。」
而一位英國人更寫道:「我可以證實,在這種悲慘的境況下,他們的命運是最不幸的。除了累死人的勞動(每個苦力每天要被迫挖掘5噸鳥糞)外,他們既沒有足夠的食物也沒有起碼的合乎衛生的飲用水……」
直到20世紀初,所有倖存的契約華工都獲得瞭解放,大部分人都留在了秘魯,並且成為日後早期秘魯華人社會的主體。華工一貧如洗,一些人浪跡街頭,掏糞、撿破爛、撿煙頭、打短工來維持生計,稍有盈餘開始做小買賣,有些人甚至冒險進入秘魯東部亞馬遜河流域林區開採橡膠、淘金砂……,隨著時間的推移,秘魯華人從一個處於移民中最劣勢的群體成為了移民中成功的族群。許多當年華工的後代成為了商界名流,有的甚至進入議會,能夠參政議政,例如:維克多·許,何塞·陳先後擔任秘魯總理一職。
今天我們作為新一代的中國人,不遠萬里來到這裡,只為了聆聽那海鳥的啼叫和浪擊海岸的轟響,去瞭解異國的文化與風情,作為我們不斷變化生活中的一個插曲。當我們頭頂南美上空的驕陽,迎著那撲面而來的充滿腥味的海風時,強烈地感受到了當年千萬華工去國萬里、孤懸海外、客死他鄉、飲恨海峽,而臨終時又始終不忘東望故土的思鄉情結……
梁啟超說過,「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當年海外華工正是因為沒有一個強大的中國作為後盾,才會遭到如此厄運。民強則國強!希望,有朝一日,中國真正實現梁啟超先生的夢想「少年勝於歐洲則國勝於歐洲,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球」……
台灣人確定是閩客化的平埔族(以上三篇論點的濃縮與補充)1683滿清據台..民12,727戶,16,820口(但學者估計最高的說有15萬人)
1711......民戶數不變,18,827口(1683-1711的28年裡增為1.12倍,故年增率0.40%)
1781......民番共90萬 1811......194萬(不含澎湖)
1893......254萬(1811-1893的82年裡增加為1.34倍,年增率0.36%< 0.40%)
1895日本據台,閩粵人停止來台,故關鍵年是1683-1811的128年,1811後的增加是靠生育,移民微不足道。
(1)仍在「渡台禁令」實施期間(1683-1875,防台灣有人作亂)的1711-1811年,台灣人口由5萬變成194萬,而清國記錄的渡台人數只有3萬,如果有數十萬人偷渡到台灣,政府會不查緝嗎?清初康雍乾(1662-1795)盛世,人口上升,人民生活尚可,很少人有必要偷渡到一個野蠻落後、充滿未知風險的番域。而在語言不通下也不可能靠入贅在128年約4~5代內就消滅一個民族,連消滅一半都不可能。
(2)1829年(道光九年)泉州、漳州總人口是513萬,男人約260萬。我們只以年增率0.15%倒推82年,取1683~1811(中點是1747)男性人口的平均值為230萬(若以0.31%倒推則得202萬)。再假設清代人平均壽命是50歲,則128年中有男人128*230/50=589萬。如果有1/12的男人偷渡來台灣(渡台禁令1683-1875),應也有1/12以上的人合法去東南亞,故應有1/6以上男人出海謀生(可能嗎?那(1+0.5)/12=1/8呢?)。又若128年平均是 1/12=8.33%,則乾隆初年台灣可墾地最多時偷渡者應達 1/10=10.00%以上,沿海又比內陸高,或許達1/8=12.5%。泉漳男人的1/12是49.1萬人,是有記錄的合法渡台者3萬的16倍,持續128年平均每年有3800人偷渡(但據閩浙總督奏報,乾隆24(1759)、43、48、52、53年(1788)分別逮捕了999、214、5、481、77名男女偷渡客,逮捕率低於1/10就是政府失能了)。49萬在故鄉活不下去的窮苦弱勢者中,能偷渡成功、存活、且能靠兩腿走入部落在語言不通與政府禁入番地禁娶番婦的情況下入贅平埔族的不會超過4成,即20萬(學者楊緒賢努力搜羅所得到的知名來台祖則不超過7000人;又二戰後來台並已安居的華人中須娶台女者的成功率約34%)。若鄭成功時代的閩粵人以學者所估最高的15萬(一般估在5萬以下)、康雍乾移民以「閩南+客家」20+4=24萬計,以純生育死亡年增率0.40%推算(1756-1765-1773福建的年增率是0.15%、0.31%),則1811年時閩客人後代不會超過15萬*(1.004^128)倍+24萬*(1.004^64)倍=56.0萬,是當時194萬的 28.9%。本土台灣人的閩客基因確定少於3成,很可能少於1成。【如果考慮1683年的15萬閩粵人中,第一代者可能少於2/3傳下後代,第二代以上者可能已是閩粵基因少於2/3的混血兒,以10萬人重新計算後得1811年時是47.7萬,是194萬的24.6%,即1/4,父系少於1/2。】1683~1811平均男性人口也可取為200萬(或230萬),假設「渡台者1/10(高峰期沿海區1/8以上、出海者1/5)、偷渡成功存活且入贅者4成(或1/3)」,則閩客人基因少於29.2%(28.4%)。您可自行試算。
(3)林媽利的新結果:74%台灣人的母系源自福建,26%源自高山族。但近400年來台灣人的母系幾乎沒變(有唐山公,無唐山媽),故四百年前平埔族的母系74%源自福建。平埔族長得像福建人,是現代台灣人的直接祖先。
(4)林媽利的初步結果顯示,台灣父系的組成與漢化後的福建人不同,而接近壯侗民族。若簡單地以M95來推估,則台灣平地人的父系有21~41%在400年內來自福建,而体基因有可能就是10~20%。
1847年(道光27年)北路理番同知 史密 上書說:「全台無地非番,一府數縣皆自生番獻納而來。由諸羅而彰化,由彰化而淡防,納土開疆 ……。而台番最愚,一無所圖,既無大志,安有大事。」
1885年(日本人據台前10年)劉銘傳說:「台灣西部沿海番六民四。」當然愈往內陸,番愈多。而所謂的「民」也包括歸化的番,「民」的家族中的婦女當然也多來自於番。
1896年日本學者伊能嘉矩站在台北街頭,看不出平埔族和台灣漢人有何不同。
1904年紐約時報稱日據前的台灣為「野蠻之島」(標題"Savage island of Formosa transformed by Japanese"),可見當時美國人的認知裡台灣人都是原住民。
1936年,毛澤東對斯諾(Edward Snow)說:「要收復我國全部的失地。…… 但我們並不把中國以前的殖民地朝鮮包括在內。……如果朝鮮人民希望掙脫日本帝國主義者的枷鎖,我們將熱烈支援他們爭取獨立的鬥爭。這一點同樣適用於台灣。」1938年,毛澤東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報告中,鼓勵「朝鮮、台灣等被壓迫的民族」爭取獨立。在毛澤東心中,台灣人一直是另一個民族,這也是當時全世界的普遍認知。
1947年英國外交部說,台灣人大多數是原住民。
1915年6/28《台灣日日新報》的<臺灣發達比較>說1896(1912)年台灣有內地人(指日本人)1(13)萬人、熟番257(321)萬人、生番8(12)萬、外國人1千(1萬7千)。也就是說,當時日本人認為台灣人都是熟番與生番。但也有人認為這只是報社單純的把「本島人」誤植為「熟番」,或編輯的個人意見。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1915年06/28《台灣日日新報》(取自網路)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1)取自網路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2)取自劉還月《我是不是平埔人DIY》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3)取自劉還月《我是不是平埔人DIY》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2001年間淡水馬偕醫院醫學研究科研究員林媽利醫師,針對一六七位台灣閩南、客家人,以及七十五位屏東、新竹客家人等二項血液分析研究中,從其組織白血球抗原半套體(HLA)中發現,台灣閩南、客家的祖先並非來自中原漢族,反而應該是南方民族的後代。